未來世代的必修課:能源與AI科技
📌短講一:「人類的新使命—用潔淨能源來扭轉全球暖化的劣勢」
🌏講者:陳于高特聘研究員
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,九成以上來自能源使用,其中有六成是用來生產 #電力 是排出,
我們知道隨著全球 #減碳 的進展,其他非電力的能源使用部門也將電氣化轉型,
再加上未來可能的經濟成長、數位科技的普及等大趨勢,預期將來的電力需求也會大幅增加。
因此,儘速的找到 #低碳排電力,以便大幅降低電力部門的碳排,
我們才不會在全球走向低碳經濟的路徑上失去競爭力。
我國目前生產電力仍以火力為主,燃煤與燃天然氣各約占總電力的40%,
燃煤因碳排高又是空污的主要來源,各國都將逐漸減少使用,
取而代之的是轉而使用天然氣為燃燒材料,這樣可以約略減少一半的碳排,
然而燃燒天然氣仍然會排碳,因此如何再進一步轉型為低碳或無碳發電,
才是最終我們可以在2050年達成 #淨零排放 的關鍵。
中研院「#去碳燃氫發電」技術,是把天然氣中主要成分的甲烷移除其中的碳元素,
僅燃燒剩下4個氫原子所組成的氫氣來達到發電的目的,這個新的發電過程即無二氧化碳排放。
此技術的優勢在於,透過投入少量能量打破鍵結產生更多的能量,有放大無碳排電力的特色,
而且可直接利用現有天然氣的運儲等基礎設施,又取出的碳亦可加值利用,
大幅降低了轉型時所需要的成本,因此這個技術被認為是台灣走向 #零碳電力 的重要選項。
📌短講二:「多模態生成式 AI 如何改變我們未來的日常生活」
💻講者:黃瀚萱副研究員
#多模態生成式人工智慧(#AI)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、工作和與世界的互動方式,
而 #大型語言模型(LLMs)將在這場變革中扮演關鍵角色。LLMs 的零樣本上下文學習能力,
讓 AI 系統能夠即時理解並生成符合各種情境的回應,成為這場變革的樞紐。
本次演講將探討 LLMs 的進步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體驗,同時探索跨模態生成式 AI 如何塑造未來,
及其對我們每個人的深遠意義。
#乾淨能源 #綠電 #淨零碳排 #淨零2050 #人工智慧 #音樂 #語言 #資訊科技
#科技 #主題演講 #科普 #科學普及 #院區開放 #OPENHOUSE #中研院 #中央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