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跳到主要內容

熱門關鍵字:

:::

推動背景

 

        為了減緩氣候變遷對自然環境及人類社會帶來的衝擊,氣候科學家提出人類須於本世紀末時控制全球升溫幅度在攝氏1.5度以內(相較工業革命前的氣溫),此幅度即代表全世界需要在2050年達到「淨零排放」的目標。我國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接近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,近9成皆為能源部門之燃料燃燒,而每年碳匯的二氧化碳移除量僅約2千多萬噸二氧化碳當量,若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,首要任務即是尋找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之替代燃料,尤其是替代電力。

        面對此巨大的挑戰,現有技術即使再進步或再擴大布建,仍難以達到此目標。因此,我們亟需新興淨零創新科技的挹注,而現在即須選定關鍵科技、投入充足研發資源、與其他部門協力合作,方可能突破關鍵瓶頸,並於2050年及時實現布建。

        中央研究院於111年11月發布「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」,具體提出開發零碳電力應是我國邁向淨零之首重,更建議政府應儘速推動去碳燃氫、地熱、海洋能、高效光電、生質碳匯等技術尚未成熟、但減碳效益顯著之五大淨零科技選項。中研院隨即啟動淨零科技研發計畫,針對這五大關鍵課題投入研發,盼能集結本院及學界之能量,儘速為我國的淨零排放目標提供科學解方,善盡社會責任。

本院建議之淨零科技策略

資料來源: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

 

合作夥伴

        為集結我國研發力量,中研院邀請我國各大專院校、研發單位、政府相關部會、法人、國營事業等單位共同參與計畫。盼能整合多方資源與技能,加速科技研發進程。

        目前與中研院進行合作的夥伴包括:

  1. 明志科技大學、國立中央大學、國立成功大學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、國立清華大學、國立臺灣大學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、
  2. 企業及研究機構:台灣中油、台灣電力公司、聯華林德、國研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、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、農業部水產試驗所、農業部畜產試驗所、農業部農業試驗所、驗船中心。
  3. 海外企業及學研機構:Climate Foundation, NG、GERD(Geothermal and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)、Princeton University。